李纲思考了许久,想着刘韐这个开封府尹是从三品,殿前都指挥使是从二品。

    王宗濋去了政事堂,他们这么多人,还担心无法压制王宗濋吗?

    刘韐提拔起来后,也有利于文管系统。

    这也是刘韐的机会。

    李纲思来想去后,不愿意挡了刘韐升迁的机会,表态道:“官家,臣同意!”

    杨时愣了下。

    旋即,杨时也明悟过来,一方面皇帝执意安排,另一方面交换其实有好处。

    王宗濋一介武夫,难不成他们这些人,会怕了赵桓吗?

    一念及此,杨时也表态道:“官家,臣没有异议。”

    徐处仁愣了下,看了看李纲,也看了看杨时,叹息一声,心中觉得李纲和杨时把事情想得简单了。

    王宗濋是不负责具体政务,可是王宗濋和他们不一样。

    王宗濋是皇帝的舅舅,代表的是皇帝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王宗濋的存在,就一定会影响到他们,因为王宗濋是站在皇帝一方的。

    只是,李纲和杨时都点头了,他也不再坚持,表态道:“臣没有异议!”

    吴敏最后道:“臣同意。”

    赵桓心中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实际上,涉及武人转入政事堂,赵桓也担心李纲等人一根筋要抵触到底。

    赵桓是皇帝,可以乾纲独断,毕竟太监都可以当太师,凭什么外戚不可以做宰相呢?

    一切是看皇帝要脸不。

    赵桓是做好了不要脸准备的,只要李纲、杨时等人不同意,他就得再给所有人上上课,增加一点难度,让所有人同意王宗濋的调动。

    如今,一切顺利。

    赵桓吩咐道:“既然如此,事情就这么定下了,拟定旨意调动官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