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常不错!我在瑶寨吃过这种米,就是这个味。张队长,接下来你们快点做好统计,我要在三天内看到最终的数据。”

    方惟一口气吃了两大碗,然后给张楚安排了任务。

    张楚快速的吃完了饭,站起来用手背一抹嘴,说道:“用不了三天,我现在就去盯着。”

    两天后。

    一队的统计数据出来了。

    队里这一季种植了400亩【农优58】稻种,还有20亩试验田培育了杂交水稻育种所需的材料。【农优58】稻种的总产量为329200斤,平均亩产达到了823斤。

    当这个数据一经公布,整个一队顿时欢腾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个产量其实已经很高了,虽然比不上【南光二号】次一级稻种的产量,但由于这是定型稻种,换购比例为1比12,总体收入远高于培育次一级稻种的收入。

    要知道,【南光二号】次一级稻种的换购比例只有1比5。

    “张队长,恭喜你们,你们的试验大获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方支书,要是没有你和瑶寨的支持,我们恐怕还得老老实实种植【南光二号】次一级稻种。”

    在方唯向张楚表示了恭贺之后,张楚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成绩而沾沾自喜。

    因为他很清楚,如果没有方唯提供技术并亲自上阵给大家讲课,没有瑶寨提供的育种材料,一队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。

    所以他代表生产队的所有人,向方唯鞠了一躬。

    “自家人不兴搞这一套!接下来,剩下的10个生产队都会种植这种稻种,换购的事情不急,必须由我整体安排。明白了吗?”

    “明白了!”

    方唯听到了张楚肯定的回答,感到很满意,随即离开了二队。

    他马不停蹄的直奔瑶寨,而此时,瑶寨也刚好完成了夏收工作。瑶寨的【农优58】稻种平均亩产达到了836斤,比一队的产量稍高一些。

    毕竟瑶寨培育新稻种的时间长一些,也就意味着距离【农优58】稻种的产量极限更近。

    根据信息提示,方唯搞明白了这种新稻种的产量极限,大约是亩产800斤到850斤之间。这个产量当然很不错,为接下来的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瑶寨这一季【农优58】稻种的总产量为660400,取得了大丰收。

    【采收农作物,点数+329200】